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大唐之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> 第449章 基建七子归来
    大唐第一届对联大赛新鲜出炉了。
    对联,源自于桃符。
    为了大赛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,李易欢特意在大唐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,并且详细介绍了对联的各种形式,以及对联的基本规则。
    读书人整日知乎则也,自然一看就懂,更容易融会贯通。
    别的不会,就会摆弄文字。
    也没什么,唯手熟尔。
    对于皇帝陛下亲手若书的“对王之王”,不少读书人还是挺眼馋。
    获得了陛下的手书,那不就名扬大唐。
    读书人想要入朝为官,不仅仅是科考一途,毕竟还有被举荐的机会。
    想要获得举荐的机会,就必须把读书人的名声经营起来。
    这……也是一条捷径。
    某些读书人,心高气傲,自然不屑为之。
    然而……
    李易欢竟然在文章里说,比赛所用的对联,皆出自于他一人。
    这是什么意思?
    这是挑衅!
    是侮辱!
    他以一己之力挑战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,并且侮辱了读书人的才学。
    就不能忍!
    “这不就是桃符吗?”
    “岂有此理!”
    “实在嚣张!”
    “瞧不上我等读书人?”
    “给他点颜色看看。”
    “还万年县侯……我呸!某要教他重新做人!”
    “好叫他知道什么叫学问!”
    “某要去!”
    “同去!”
    “同去也!”
    一时间,李易欢处于风口浪尖之上。
    读书人恨不能撕吃了他。
    不就是写了几首诗词,真以为天下无敌了。
    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
    为了读书人的名声,这个大唐第一届对联大赛势必要参加,将这个谪仙人的对联一一破除,灭灭他的威风和傲气,最好能够让他声名扫地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甘露殿。
    李二好生失望。
    读书人?
    就这!
    果然,一腔热血,撩拨一下就热血沸腾了,轻而易举的就被别人耍的团团转,做了别人的垫脚石和棋子。
    可是,因为读书人对于李易欢声讨的太过于厉害,李二陛下这个老父亲心里放心不下。
    若儿子没有回天之力,以后这烂掉的名声,再也无可挽回了。
    毕竟,读书人那可是掌握天下渔轮的存在,岂是这么好得罪的?
    小兔崽子!
    真不会是上当了吧?
    自污!
    这是在自污啊!
    不行,朕绝不能如你所愿。
    “来人,叫梁国公和蔡国公来。”
    少倾。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来了。
    李二当先道:“朕有一个好主意!”
    房玄龄:……
    杜如晦:……
    就莫名的心凉。
    李二继续道:“朕这个儿子想要自污,朕岂能如他所愿?”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心里更加笃定。
    陛下这是要坑人啊!
    果然。
    只听。
    李二笑呵呵的道:“一群读书人参加什么对联大赛,未免太没有排面了,你们二人就以个人名义凑个热闹吧。”
    房玄龄:……
    杜如晦:……
    房玄龄弱弱的道:“陛下,能不去吗?”
    李二板着脸道:“不能。”
    杜如晦为难的道:“陛下,那能打个商量吗?”
    李二冷哼道:“并不能。”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:……
    淦!
    你是皇帝,你说了算!
    两人出了甘露殿,多年的搭档心有灵犀的对视一眼,相视而笑。
    “老杜,我有一个主意。”
    “老房,我也有一个主意。”
    “你先说。”
    “陛下又没说要表露身份?”
    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    “哈哈哈……”
    “就如此吧……”
    就在此时。
    岑文本迎面走来,与房玄龄和杜如晦打了一个招呼,就走进了甘露殿。
    刹那间。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再次对视一眼。
    这个岑文本……不是也要被坑吧?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三日后。
    桃花源。
    张灯结彩。
    外面,读书人熙熙攘攘。
    对于比赛的规则,早就在大唐日报上刊登,此次比赛五万“过五关斩六将”。
    总共十一道关卡。
    从桃花源的正门开始,想要进去就必须对出来对联。
    这就是资格选拔环节。
    读书人心里不忿。
    资格选拔环节?
    就一个桃符……现在叫对联比赛而已,读书人随便拉出来一个就是,哪里存在所谓资格问题。
    面前。
    清一色的竹牌,上面书写着上联。
    不过,有人却开始质疑。
    “既然是比赛,就要有人做评判,不然,什么下联是否对仗工整,如何评判?”
    “就是,评判在哪?”
    “某早就说过,这对联比赛,就是胡闹。”
    “然也!”
    就在此时,七个人款款而来。
    分别为:博陵崔氏崔竣、清河崔氏崔元、荥阳郑氏郑重、赵郡李氏李阳江、太原王氏王乘风、陇西李氏李成林,还有范阳卢氏卢知远。
    这七个人,这半年多以来,一直在辛苦的为了李易欢的基建大业奉献青春,还有热血……呸!青春是奉献了,热血就扯犊子了。
    他们就不是自愿的。
    签了卖身契,还能如何呢?
    说好的轨道交通完成以后,就将卖身契撕毁,还他们自由身。
    李易欢谁啊?
    坑人,就怕坑的不太够。
    结果,其中一段轨道交通质量稍微差一些。
    李易欢则说,他们七人人称基建七子,当然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。
    所以,七个人暂时得不到自由身。
    为此,王乘风差点被揍的亲爹娘都认不出来了。
    李易欢和晋阳王氏较劲。
    王乘风身为晋阳王氏的弟子,哪怕是庶出,也想自以为是的助晋阳王氏一臂之力。
    起码,给李易欢添堵。
    结果,就把六个小伙伴一起坑了。
    陇西李氏的李成林和范阳卢氏的卢知远无所谓什么自由身。
    李成林奉命留在李易欢身边,具体为何,他自己也不太知晓。
    卢知远则也是奉命留下,并且甚至范阳卢氏看似站在了朝廷一面,实则是为了奇货可居。
    卢承庆为了卢知远表现的更加引得李易欢的瞩目,把这个想法告知了卢知远。
    所以,除了他们两个为了各自的任务,并不排斥什么自由身的问题,其他几个人就截然不同了。
    崔竣、崔元、郑重,还有李阳江,当场就把王乘风打的……简直足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。
    王乘风相当的凄惨。
    毕竟,当初挑战李易欢,就是之前晋阳王氏在长安的主事人——王煜出的主意。
    把几个人坑惨了。
    新仇旧恨,岂能手软乎?
    幸好,李易欢又重新许诺于七人,同样突厥的轨道交通,同样交付于七个人负责。
    并且,完工以后,验收合格,就会放他们自由身。
    另外,朝廷会因为轨道交通的功劳,论功行赏。
    并且,让国子监保留七人的监生资格。
    如此,崔竣等人才有了人生希望。
    尤其是论功行赏,简直就是意外之喜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崔竣为首,仰首挺胸的道:“我等就是评判,若是你们能够过五关斩六将,到了最后三关,自然另有他人评判尔等是否过关。”
    哪只。
    对面的读书人当场就炸裂了。
    大家都是同龄人,谁比谁高贵,谁比谁才学深厚,你哪来的脸做评判呢?
    “你是什么人?”
    “做我等的评判?”
    “笑话!”
    “莫不是戏耍我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