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大唐之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> 第280章 听君一句话,就是一句话
    可是,再次一想,士族门阀这么对付朝廷的次数还少吗?
    多了去了!
    谁知。
    李易欢还在继续道:“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?”
    君臣三人一想,还有后招?
    李易欢笑道:“太原王氏大公子的名声臭了,有什么用?”
    “我要的是让百姓认识到士族门阀的丑恶嘴脸的同时,再让王章彻底的失去继承晋阳王氏家主的资格。”
    “回头,就印点精美的小册子,刊印出来,在勋贵公子小姐那里,定然回大受欢迎。”
    “双管齐下才是王道。”
    “如此,整个大唐勋贵圈子里,王章可就火了。”
    “你说,晋阳王氏花费了多大的心血,不就是想让他继承未来的家主吗?如此,他继承了家主之位,岂不是人人谈及他,就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……”
    “你说,谁敢让他成为未来的晋阳王氏的家主?”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。
    狠!
    皇子够狠!
    颇有陛下的风姿……咳咳咳,莫误会,这绝对是夸赞。
    “一个嫡长子失去了继承家主的资格,你说其他人会不会心思就活起来了?”
    “晋阳王氏还能铁板一块吗?”
    “一盘散沙,还不容易收拾吗?”
    字字诛心!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脊背发凉。
    李二脸色神采焕然,乐不可支的道:“哈哈哈!好儿子!不愧是朕的种!”
    李易欢:……
    夸我就夸我,怎么还捎带你啊?
    李二欣喜的道:“虽说下作……咳咳咳,朕以为就是高明!明明就是高明的手段,让晋阳王氏找死,这下让他们哭去吧!”
    没想到。
    李易欢再次道:“其实,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,房大人和杜大人回去,可以写一个……红楼梦。”
    红楼梦?
    这是什么楼?
    又是什么梦?
    李易欢又讲大致思路说了一下,把红楼梦魔改一下,背景换做晋阳王氏家族。
    如此……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:……
    可怕!
    朝中的武将都说文臣杀人不见血,可就是吾等文臣……不是,应该是那些个文臣,和皇子比起来,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。
    李二:……
    儿子,你真恐怖!
    这是要彻底将晋阳王氏订在耻辱柱上啊!
    说完这些。
    李易欢又看了看密奏,眯着眼睛道:“这个杨剑心有点意思,回头让三弟把人给我送过来吧。”
    李二脸色一变,道:“莫要胡闹,这可是前隋余孽。”
    李易欢不以为然,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:“要的就是前隋余孽,不然我还瞧不上呢。”
    李二:……
    几个意思?
    房玄龄劝阻道:“皇子,前隋余孽放在身边,太危险了。”
    李易欢问道:“那为何把他放在三弟身边,直接弄死他不就完了?”
    房玄龄语言。
    这老夫哪知道啊!
    要不是你提起这个杨剑心,老夫也是一无所知啊。
    这密奏……
    也就你父子俩看了。
    李易欢正要把密奏递过去了,让房玄龄和杜如晦过过目。
    李二一把抢过去,淡然道:“这个回头再说。”
    显而易见,对于这个杨剑心,李二陛下自有打算。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心领神会。
    作为臣子,不该知道的,绝不好奇。
    更别说打听了。
    那样,不长命的。
    陛下虽说不是鸟尽弓藏之人,但也绝非善类啊。
    李二又充满期待的道:“儿子,赶紧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写出来。还有,红楼梦也交给你写吧。”
    “反正,一头牛也是赶,两只羊也是撵。”
    李易欢:……
    你说的既接地气又轻巧,想过我的感受吗?
    最终,他还是答应了老爹的要求。
    毕竟,红楼梦的精髓,至于他才一清二楚。
    最为可惜的是,白瞎了红楼梦这个名著了。
    当然,若是真的按照原著写,这个皇帝老子非和他急眼。
    一切敲定。
    李二盯着儿子推着的木头制成的奇奇怪怪的东西,问道:“这是何物?”
    “自行车啊。”
    “自行车又是何物?”
    不仅李二,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充满了好奇心。
    “自行车就是……一个叫自行车的交通工具。”
    李二:……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:……
    听君一句话,就是一句话。
    还是废话。
    李二好奇的催促道:“这个自行车……两个轮子,不歪吗?赶紧黑朕看看,行不行。”
    满人不能说不行!
    李易欢就是这个原则,当场就在老爹和房谋杜断面前试骑。
    没错,就是试骑。
    这个东西被捣腾出来以后,李易欢第一次推出来,能不能像后世的自行车那样,还真是两说。
    毕竟,他这个自行车,除了木头轮子,车架基本上也是木头和部分特制品。
    尤其是没有链条,只有齿轮结构。
    这齿轮,还以为粗糙。
    讲真,他就是心血来潮了,找几个桃花源手巧的村民,随便捣腾而已。
    当场。
    李易欢开始骑行。
    推着自行车滑行一段距离,却发现结构实在是太粗糙。
    轮子能转圈。
    齿轮能转动。
    可是,真累人!
    这玩意儿作为交通工具,就是闲有力气没处使了。
    然而……
    君臣三人惊呆了。
    两个轮子,竟然不会歪倒,这太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了。
    李易欢却遗憾的道:“可以了,工艺太差了,蹬两下差点没把我累死。”
    房玄龄却捋须道:“此物在老夫看来,的确是听新奇。如此,倒不如让工部的几个巧匠研究一下,制作出来应该精致许多。”
    杜如晦也颔首。
    李二也同意了。
    李易欢也没拒绝。
    本来,就是心血来潮。
    既然工部的巧匠可以借来用,那还客气什么?
    当下,工部的匠人,手艺可是非比寻常。
    别以为后世的制作工艺多么先进,古人虽然没有先进的机器,但是仅仅凭借手艺,制作出来太多精致的东西。
    比如,地动仪。
    张衡设计并且建造出来的预测地震的神奇地动仪,在后世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。
    以至于,有些人把它当做是哗众取宠之物,根本就不认可。
    但是,这次地龙翻身,李易欢也听说了,钦天监的地动仪的确是预测出了大致方位。
    所以,千万不要以为后世人就是比古人聪明。
    李易欢在指导几个工部派来的匠人研究自行车之际。
    李二已经派人传达圣旨,让太子一行人即可回长安。
    对于晋阳王氏,就按照李易欢的计策,徐徐图之。
    说书人的培训,还有精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册子,一切准备就绪。
    最初,在长安开始。
    于是,悄无声息间,长安的酒肆茶馆中,多了一个说书人。
    这么新奇的娱乐项目,对于娱乐项目贫瘠的大唐而言,是何等的极具吸引力。
    几乎一夜间,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火爆长安。
    并且,酒肆茶馆为了展览客人,还必须请一个说书人坐镇。
    不然,客人就不来喝酒品茶。
    气人!
    一时间,酒肆茶馆的老板也在抱怨。
    这年头,开个小小的酒肆茶馆也这么不容易了。
    造孽啊!
    但是,对于其他百姓而言,都在热衷于这种新奇的娱乐项目。
    并且,还有一些窘迫的读书人,心里一动,模仿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,写了其他的新故事,卖给了说书人,换取了钱财。
    毕竟,一个故事总会疲劳的。
    李易欢只是打了一个样板,就有无数的模仿者。
    甚至,也有人另辟蹊径,开启了多样化的故事创作。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    在勋贵阶层中,精美的故事小册子也流行起来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桃花源。
    李易欢翻着下分粗制滥造的小册子,上面的惊悚元素的故事,虽说单调乏味了一些,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,可是天大的创新啊。
    于是乎,他又写了几个经典的聊斋志异故事。
    当然,出发点依旧放在了晋阳王氏的王章身上。
    整个背景,都被李易欢巧妙的魔改了。
    一本名为聊斋志异的小册子横空出世。
    故事活了。
    书也活了。
    作者兰陵笑笑生的大名也家喻户晓。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    王章这个角色也火爆异常,并且备受唾弃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太子一行人回到长安之际,一路上歇脚的时候,也听说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。
    除了尉迟恭这个不懂欣赏的匹夫,其他人都沉醉在这个故事中。
    尤其是魏征,更是品出了……这还用品?
    晋阳王氏、大公子王章……
    这太明显了!
    魏征心里有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    这肯定是瑕疵必报的陛下……咳咳咳,宽厚仁慈了陛下指使长孙无忌他们干的。
    太子殿下遇刺,这口恶气,怎么能忍?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甘露殿。
    正在商议国事的李二和长孙无忌君臣二人,不约而同的打了一个喷嚏。
    李二在想,莫非是后宫的哪个嫔妃在思念朕?
    后宫佳丽虽说没三千,但是朕也分身乏术啊。
    这想法,非一般的自恋。
    长孙无忌就想的直截了当了。
    哼!
    老夫乃是当朝第一人,多少人在恭维老夫的同时,心里不仅仅是羡慕,怕不是也在诅咒老夫吧。
    哈哈哈……
    老夫怕锤子!
    如此诅咒老夫之人,简直就是小人也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通往长安的官道上。
    魏征也打了一个喷嚏,心里不由得感慨。
    陛下,老夫不在的这些日子,想必你是怀念老夫的。
    没有老夫的一日三喷,陛下如何才能距离千古明君更进一步?
    这么想着。
    魏征把脑袋从马车里伸出来,对前面骑马的尉迟恭催促道:“鄂国公,马上就要到长安了,再快些!”
    尉迟恭听了这话,看着魏征一眼,嘴里念叨道:“郑国公这么急切,莫非是新纳了一个妾室。如今,正思人心切。”
    虽说是念叨,但是尉迟恭的大嗓门和程咬金不相上下。
    所以,周围的人听的一听二楚。
    魏征的脸黑如锅底,脸皮子都在哆嗦。
    “尉迟恭!”
    “你死了!”
    “污蔑同僚,老夫要参你一本!”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    这一章3259字,破三千字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