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大唐我李承乾不当太子 >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殿试开始
    “就是如此。”
    点了点头,小李子倒是没有过于照顾自家少爷的情绪。
    不过自己想一想的话就会发现这是完全正常的。
    科举虽然是重要不错,但那是对要参加科举的学子们来说的。
    经过李承乾之前的两三次改革,如今大唐的科举早就和之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    别的不提,至少很多在民间有着很不错名声的才子都选择了放弃科举,扭头前往了大唐的各大学院中进修。
    之所以会这样,实际上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。
    正所谓‘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’,大家努力学习参加科举的主要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受到皇帝认可,然后当官……
    但是现在即使是通过了科举也只能当个闲官,只要是稍微有一点儿野心的人,都会选择等待下一次的科举。
    在这样的情况下,这一次科举的质量自然是大幅度的降低。
    不过即使是如此,科举依旧是科举,在魏征等人的努力之下,这次的科举终于成功的进入了最后阶段——殿试!
    至于为什么直到现在才通知李承乾?
    这不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嘛,以他的性格,就算是早早的通知了这货也没有什么用。
    事实证明众人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。
    只是稍微沉思,李承乾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:
    “虽然有些意外,但是不得不说你们的做法很符合我的胃口。”
    话语落下之后,李承乾已经再次开口了:
    “殿试的时间被安排在了什么时候?”
    “回禀少爷,还没有安排。”
    朝着李承乾行了一礼,小李子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:
    这种事情,还是让李承乾自己做决定最好。
    果然,小李子的话语刚刚出口,就成功的收获了一个来自于李承乾的‘你很识相’的眼神: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就放在两天后的中午吧。”
    两天是为了让上榜的学子能有一个准备的时间。
    至于放在中午,这则是为了李承乾自己考虑,他可不想大早上的去考验一帮‘才子’。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点了点头,小李子快速的朝着李承乾行礼:
    “少爷放心,我这就让人贴出告示。”
    古代的科举是一项极其严肃认真的事情。
    学子们通过童生试、县试、院试一直到最后的会试。
    会试后将选出考中之人和落选之人,之后的殿试则会对考中之人进行排名。
    一般来说,只要通过会试,那么怎么说也能混个一官半职。
    因为殿试只是让皇帝老爷见一见自己手下的人才,然后排个名次罢了。
    当然,这其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例外。
    如果皇帝大老爷是一位颜狗,而当时会试第一又长得太丑,那么多半是要被撸掉的:
    此处有一个姓钟名馗的倒霉蛋儿就可以被用来举例。
    不过这种事情在李承乾身上肯定是不会出现的,别说长得丑了,就算是缺胳膊少腿,他也敢重用:
    当然,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同样是不会出现的。
    有着李承乾给出的答案,关于殿试的消息很快就在正常长安城流传了出去。
    不用说,这又是一件能够让所有百姓都激动起来的事情。
    两天的时间弹指而过,这两天的时间里,李承乾最多的时间就是在考虑殿试的时候出什么样的题目。
    虽说参加这一次科举的学子大多数都是想要担任一个闲职,但这在李承乾心中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在李承乾的眼中,就算是一块石头、一坨牛粪也该有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,更何况还是稀有的读书人呢。
    “少爷,今天就是殿试的日子了。”
    看着待在躺椅上的李承乾,小李子忍不住嘴角一阵抽搐:
    算算时间,现在早就已经是中午了,但是自家少爷居然还在这里躺尸。
    如果小李子没有猜错的话,那些好不容易通过学子此时现在应该正在宫中焦急的等待着。
    “哦。”
    点了点头,李承乾这才打了一个哈欠从躺椅上站起来: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就现在出发吧。”
    既然是殿试,那自然是要在宫中举行的。
    就算是李承乾再怎么咸鱼,他也不会将殿试的地址改到这里来。
    “让王大准备车子吧。”
    根本不需要李承乾开口,王大早就已经收拾好了车子。
    可以说为了今日的殿试,除了李承乾之外,其他人都在紧张!
    从府邸到达皇宫,李承乾先是一屁股坐到了自己的龙椅上,这才开口:
    “召集他们进来吧。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点了点头,转身后的小李子的脸上已经带上了几分倨傲之色:
    他是李承乾的贴身太监,自然不会对待所有人都是一副和善的模样。
    “宣新科学子觐见~”
    随着小李子的话语落下,早就等了不知道多久的学子们立刻带着一脸的兴奋进入大殿。
    “我等拜见陛下。”
    “都起来吧。”
    挥挥手让众人起身,李承乾从面前的十五人脸上飘过:
    还不错,至少没有丑陋之辈。
    没错,科学年的第一次科举,成功入选者共计十五人!
    “每人选取一张桌子,然后准备听题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再次朝着李承乾行礼,一众学子立刻老老实实的坐在了早就准备好的桌子后面:
    殿试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之前的会试还要重要。
    “今天的题目很简单,只有两个字——救灾!”
    等到所有学子都已经坐好之后,李承乾这才一脸淡定的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题目说了出来:
    “天有旱灾,朝廷派两名官员救灾,一人将精粮换为劣粮救灾,一人照常发放精粮,你们要……”
    李承乾给出的题目很简单:
    两个官员用不同的方式救灾,而这些学子要做的就是在二人中选择一人支持,并且写出自己的理由。
    将题目彻底说出来之后,李承乾淡定的靠在了自己的椅子上:
    “你们一共有一个时辰作答,开始吧。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朝着李承乾行了一礼,十五名学子全都快速的皱着眉头思考了起来。
    严格来说,这道题目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:
    因为这两位官员都是在救灾,只是所用的方法不同罢了。